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,现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 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如下:
一、2024 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
(一)创新执法机制,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一是整合维权资源,打造“援调裁一站式”服务。借鉴先进经验,整合劳动监察、仲裁、法律援助资源,设立劳动者纠纷“援调裁一站式”服务窗口,实现劳动维权“一窗受理、一链办结”。自窗口设办以来,共受理劳动者维权案件40余件,涉及农民工工资460余万元,劳动仲裁调解6件,劳动仲裁裁决4件,接受法律援助申请6件,给予有效法务支持6件,满意率达100%。二是强化监察执法,规范劳动用工秩序。协调处理投诉举报案件73件(案件数对比2023年同比减少约38%),为572名劳动者协调解决拖欠工资966余万元(金额对比2023年同比减少约24%),欠薪案件数量和金额双下降。检查用人单位126户,诚信等级评价用人单位27 户,依法签订劳动合同1365份,督促2户用人单位为10人办理社会保险。三是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,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。我院受理案件240起,调解结案164起,撤回仲裁申请案件34起,裁决案件42起(终局裁决23起);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管理平台受理案件18起,调解结案18起;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受理案件7起,调解结案7起。共涉案金额1956万余元,调解率为84.09%,限期内结案率100%,终局裁决率55.56%,仲裁终结率89.95%。
(二)深化法治实践,提升依法行政水平。一是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优化法治营商环境。深化服务下沉“帮代办”,将生存认证服务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受理业务、困难群体“应保尽保”等事项下放至社区,充分发挥社区、乡镇、村屯的260余名网格员、协理员和代办员作用。拓展增加“社银合作”高频服务事项,方便群众“就近办、多点办”,基层认证服务延伸到全县145个行政村、9个城镇社区和3个农垦社区管委会,并于8月份增设18个社银“就近办”服务网点,为1100余名退休人员完成认证工作。二是加强法治宣传,增强全民法治意识。结合 “就业援助月”“根治欠薪专项行动”等活动,通过下乡赶大集、社区培训、线上直播等形式,宣传就业创业、社保政策及劳动法律法规,发放资料 1500 余份,解答咨询 2000 余人次,引导企业和劳动者依法用工、依法维权。
二、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
(一)强化组织领导,压实法治建设责任。局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,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局重点工作,定期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依法行政、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工作,制定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》,明确责任分工和任务清单。带头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、集体讨论制度,确保行政决策合法合规。
(二)坚持以上率下,提升依法行政能力。带头学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等法律法规,定期分析劳动仲裁、监察执法典型案例,提升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(三)自觉接受监督,强化法治工作保障。主动接受人大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,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、政协委员提案2件。加强执法队伍建设,配备专职监察员7名、仲裁员6名,落实执法装备和经费保障,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实支撑。
三、存在问题与不足
(一)法治宣传针对性有待增强。面向新业态从业者、农村劳动力等群体的精准普法力度不足,部分企业和劳动者法治意识仍需提升。
(二)执法协作机制有待完善。与法院、公安等部门的联动配合效率需进一步提高,根治欠薪等复杂案件的协同处置机制仍需优化。
(三)法治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。随着新业态劳动纠纷、社保基金监管等领域问题复杂化,对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,现有队伍在应对新型法律问题时存在短板。
四、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
(一)深化法治政府建设,提升依法行政效能。规范劳动监察、劳动仲裁、社保稽核等执法流程。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,完善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机制,确保人社领域政策合法合规。
(二)强化执法维权力度,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持续推进“援调裁一站式”服务升级,加强与法院的裁审衔接,统一法律适用标准,提高劳动争议处理质效。
(三)夯实法治宣传教育,营造良好法治氛围。实施普法规划,针对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等群体开展“法律进企业”“法律进社区”专项活动,建立企业合规指引制度,发布劳动用工、社保缴纳等领域法律风险提示,引导企业依法经营、规范管理。
2025年,县人社局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,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,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。
宝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
2025 年 4 月 8 日
主办:宝清县人民政府 承办:宝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:0469-5423254
ICP备案号:黑ICP备2024032271号-1 公安机关备案号:23052302000001 政府网站标识码:2305230012